《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

点击下载 ⇩

1、任务来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项目于2005年经国家发改委(发改办高技[2005]1899号文件)批准,由全国农村经济计划管理信息网沈阳工作站承建。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该项目是建立一个省级的农业信息公共资源平台,主要应用于为“百万农民上网工程”提供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构建省、市、县、乡至行政村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搜农系统是由数据中心、主题搜索引擎系统和信息索引查询系统组成,是由网站捕获器获取特定类型的网站,得到特定网站的集合,再由网络蜘蛛抓取集合内的网站内容,进行知识挖掘,并建立其倒排索引,提供给用户查询。3、性能指标:本系统集成了123台服务器、100TB的存储区域网络(SAN)系统、专业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千兆光纤网络系统,能够满足5亿以上网页存储需求。目前,搜农系统已经收录国内农业站点15000多个,完成了全国2946个县、37691个乡和30万个行政村的区域信息专题索引,实现了涵盖至行政村的海量农业信息资源的技术性整合和社会化共享,形成了区域农村信息整合能力,提高了获取和发布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4、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该项目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根据我国的行政划分比较复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行的以行政划分区域为索引的农业主题式搜索引擎,这种以本体、资源描述框架、专业主题式搜索引擎的多技术整合平台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处于领先水平。5、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以农业本体为基础、RDF标准为依托所构建的农业资源描述框架来实现农业主题式智能搜索引擎(中农搜索)。实现了反馈查询关键词的上位词、下位词、同义词和相关词汇的查询结果。完成了全国由县到村的以行政区域划分的信息专题索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快速、准确的得到查询结果,及相关信息的反馈。6、作用意义:经济效益:促进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产品的市场流通和农业的产业化。社会意义:广阔的应用与推广前景;有利于迅速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增强市场意识;推动辽宁省的农业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决策。7、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结合专业资讯服务,带动农村信息应用,形成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下一步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运用新技术,开展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数据挖掘服务;深入开展信息本地化,提高区域中心和基点用户的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系统优化,包括分词算法的改进、分类算法的改进和分布式技术的改进。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