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演化与供水水质安全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2275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P641 |
完成/联系人 | 王焰新 郭清海 马腾 李义连 苏春利 |
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科研日期: | 2009 |
研究行业: | |
研究主题: | 地下水系统,地球化学演化,水质安全,供水,地球科学,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
传媒
该项目属于地球科学领域(水文地质学),历时11年,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42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49832005、49572159、49772158、40172086、40402021)等构成。 该项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地下冷水系统和低、中、高温地下热水系统进行了长期、连续研究,探讨了以上不同类型地下水系统中重要原生有害组分和污染物的形成、迁移、转化和富集规律,通过开展地下水污染敏感性评价和原生劣质水或污染地下水净化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示范性方法,并构建了地下水安全供水的理论和应用体系,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plied Geochemistry、Journal of Hydrology、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7篇,EI论文22篇(不与SCI重复统计)。 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及其安全供水研究是对经典水-岩相互作用理论和溶质运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第一完成人王焰新教授先后在德国第3届国际铀采矿与水文地质学术讨论会、波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制图”国际学术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向国外同行展示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提出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还被中国地质调查局、湖北省环境保护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研所、武汉市水务局、太原市水务局、山西省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山西省引黄工程管理局等单位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该项目的创新性成果,项目第一完成人王焰新教授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成为水文地质学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