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生物学及防控技术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881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436.418 |
完成/联系人 | 肖彤斌 严婉荣 赵志祥 肖敏 陈圆 符美英 王会芳 王三勇 曾向萍 肖彤斌 |
来源省份: | 海南 |
完成单位: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科研日期: | 2017 |
鉴定日期: | 20161018 |
研究行业: | 农业服务业 |
研究主题: |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病害防治, |
联系地址: |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兴丹路14号 |
传媒
该项目全面调查了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制定了1项病情分级标准。在全省范围内采集病样,通过病原的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引起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 ,XCV),明确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农用硫酸链霉素、氢氧化铜、春雷·王铜、春雷霉素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明确使用方法和技术。筛选出具有较好防效的芽孢杆菌15株,并鉴定出2株,建立了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提出一套集栽培、田间管理、轮作间作等农业防治措施和生物化学防治措施于一体的高效、安全防控技术体系。2014-2015年,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形式,在该省海口、澄迈、文昌、琼海等市县大规模爆发的辣椒细菌性叶斑病进行了技术示范与推广。该技术成果的推广使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发病率减少至少25%,每亩增产商品果375公斤,按4.0元/kg计算,新增产值1500.00元/亩,累计应用面积2000亩,累计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0万元。
该项目的实施,可促进全省辣椒种植的产业化、规范化发展,提高整个海南辣椒产业的生产档次和创汇能力,将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