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12号食用木薯新品种的育成及利用推广》

点击下载 ⇩

该项目围绕木薯食用化的推广,在农业部、科技部和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下,整合种质资源、育种、栽培和加工人员联合攻关和推广,育成1个优质食用木薯新品种,研发木薯食用化技术,相关发明专利8项,发表相关论文2篇,用华南12号木薯作为食材研发出了多种食品。自2004年开始,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制定新优质食用的育种目标,利用‘OMR36-34-1’(♀,源自泰国罗勇大田作物研究中心)בZM99247’(♂,源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杂交产生F1代,通过系统选择法选育,获得新品系ZME1424,历时11年,于2014年6月30日经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定名为“华南12号木薯”。该品种特点:高淀粉含量和高蛋白含量分别为31.11%和4.79%,华南205(对照)的淀粉和蛋白含量分别为29.25%和3.26%,分别比对照高出1.86个百分点和1.53个百分点;鲜薯HCN含量为42.20mg/kg,低于50 mg/kg的安全食用标准(CAC标准);抗病性强,耐细菌性枯萎病、朱砂叶螨危害。利用该食用木薯品种,研发出系列木薯食品。如食用木薯粉(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木薯面包(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木薯饺子(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木薯糍粑(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和木薯月饼(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通过“农民参与式研究”技术,2014-2016年,在海南、广西、福建、江西及东南亚国家(柬埔寨)等国内外木薯主产区推广种植,累计推广“华南12号木薯”种植面积约68.40万亩,生产鲜薯196.62万吨,鲜薯产值9.83亿元,种茎82.08万吨,种茎产值6.57亿元,累计总产值为16.40亿元。华南12号木薯的育成及利用推广,极大提高了木薯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品种系列产品近两年连续参加了海南冬交会、海南传统少数民族“三月三”活动及广西南宁东盟博览会,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大大提高了“华南12号木薯”的影响力。有助于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热带农业科技合作,促进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国家科技外交,为中国热带农业“走出去”提供科技支撑。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