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乙素通过TRPC1通道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平滑肌重塑》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588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62.25 |
完成/联系人 | 张晓宇 张罗献 赵丽敏 陈卓昌 唐学义 郭亚丽 田翠杰 |
来源省份: | 河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所属部门: |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支气管哮喘,五味子乙素,临床治疗,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7号 |
传媒
该项目是研究“五味子乙素通过TRPC1通道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平滑肌重塑”。在明确机制的基础上,课题组用五味子乙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ug)治疗哮喘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主要技术内容:
1.课题组构建Wistar大鼠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用大鼠肺功能仪测定对照组和哮喘组大鼠的肺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增殖和气道重塑情况。
2.分离对照和哮喘动物模型大鼠的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于常规条件下原代培养ASMCs,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ASMCs呈“峰和谷”样生长状态,α-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
3.用qPCR和Western bolt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微小RNA-135a(miR-135a)表达,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
4.用MTT比色法和实时细胞分析仪测定ASMCs增殖活力,比较对照和哮喘组细胞增殖能力。
5.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证实miR-135a和TRPC1的关系,结果显示:miR-135a可以和TRPC1 mRNA结合,负向调节TRPC1表达。
6.用五味子乙素干预对照和哮喘组大鼠,干预结束后用大鼠肺功能仪测定各组大鼠肺功能,发现五味子乙素能减轻哮喘大鼠吸气和呼气阻力,这表明五味子乙素能减轻哮喘大鼠的病理改变。
7.用五味子乙素干预哮喘组大鼠ASMCs,发现五味子乙素可以明显上调miR-135a的表达,下调TRP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ASMCs的增殖能力。而用miR-135a抑制剂处理后再用五味子乙素干预,则消除了五味子乙素对A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这说明五味子乙素通过miR-135a抑制TRPC1表达来抑制哮喘ASMCs增殖及ASMCs过度增殖所致的气道重塑。
8.在基础研究明确分子机制的基础上,课题组用五味子乙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五味子乙素联合治疗组,比较这两组患者在哮喘症状控制、急性发作次数、急救药物使用次数、再次住院率等方面的差异。
应用推广及效益:
课题组于2016.7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截止2018.12.31日用五味子乙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患者621人。常规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ug),1吸,2次/日,急性发作时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等急救药物。常规+五味子乙素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五味子乙素治疗,急性发作时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等急救药物。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的哮喘患者症状控制更佳,人均急性发作次数和人均急救药物使用次数明显下降,再次住院率减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成果说明
我们于2016.7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等医院应用。我们用五味子乙素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联合治疗)患者,观察与单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哮喘(常规治疗)在症状控制、人均急性发作次数、人均急救药物使用次数和再次住院率等发面的差异。常规治疗组入组哮喘患者302例,治疗完成212例,脱失率:29.8%;联合治疗组入组哮喘患者621例,完成425例,脱失率:31.6%,联合治疗组患者总体哮喘控制率达75.6%,比常规治疗组提高1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