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接地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应用及装备研制》

点击下载 ⇩

中国水电、煤炭资源集中在西南、西北,而电力负荷中心集中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在负荷中心就近建设火力发电厂,不仅增加了煤炭运输成本,还在运输、发电环节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以其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点,成为中国跨区远距离电能输送的主要电压等级。当以双极金属回线方式运行的特高压直流系统单极故障时,直流系统还可通过换流站接地极以单极大地回路方式运行。接地极一般远离换流站,通过接地极架空线路连接。单极大地回路运行方式下,一旦接地极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将直接导致特高压直流系统停运,甚至影响全国电网的运行安全,接地极线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在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方法及装备等方面的成果处于空白,该项目以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目标,从安全距离、安全防护、作业方法及装备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及应用工作。1.主要技术内容:带电作业安全间隙:使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接地极线路在各种故障条件下的过电压;按照配网带电作业原理,进行模拟塔头的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试验;依据带电作业绝缘配合要求,确定各作业间隙的最小安全距离。带电作业安全防护:分析接地极线路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导线的温升特性,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接地极线路直线杆塔、耐张杆塔以及作业人员的三维模型,分析带电作业时人体体表和杆塔表面的电场分布特性,提出带电作业时人员的隔热安全防护要求。带电作业方法及作业指导书:结合接地极架空线路的运维检修经验,总结归纳、系统梳理出接地极架空线路22项带电作业典型项目,基本覆盖常见的危急及严重缺陷,根据真人实操取得宝贵数据,逐项编制带电作业指导书,针对每种作业项目确定关键作业流程,提出工器具模块化配置。带电作业装备:分析并结合接地极线路塔型结构特点,设计研制主要的金属及绝缘工器具;分析接地极单极运行时导线高温特点,通过试验研究选择合适的耐热、隔热材料,针对性地设计研制耐热、隔热且满足现场实际需求的工器具、防护用具,形成带电作业模块化装备,核心成果包括隔热型导线、绝缘子绝缘遮蔽罩,带电更换特高压接地极线路耐张绝缘子、直线绝缘子、转角耐张金具专用工具等。编制行业标准:总结该项目研究成果,编制《±800kV直流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该导则已纳入国家能源局2016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作为行业内接地极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的指导规程,实现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2.授权专利:项目取得实用新型专利7项。3.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际研发成本101万元,两年内在项目应用单位创造新增销售额4092万元。4.应用推广及效益:该项目成果在国网河南、江苏、四川检修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实际应用,方法及工器具安全高效,填补了国内外接地极带电作业的技术方法及装备空白。采用该项目成果,随时可以安排检修作业,可避免直流系统因危急或严重缺陷停运,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