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采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486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666,S609.3 |
完成/联系人 | 程运江 聂红丽 曾云流 李德雄 钟家成 赵昆松 曹立新 白芝兰 郭元成 朱壹 廖胜才 卢梦玲 龙超安 李善军 邓秀新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 宜昌市晓曦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当阳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 秭归县农业局 兴山县特产局 丹江口市柑桔试验站 湖北省果茶办公室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江西绿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
所属部门: | 华中农业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7 |
研究行业: |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
研究主题: | 柑橘,贮藏保鲜方法,果树,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狮子山街1号 |
传媒
科学技术领域:果树学。
主要内容:
一、构建了柑橘采后品质变化的分子调控网络,阐明宽皮柑橘和紧皮柑橘采后贮藏性能差异的生物学基础,发现受柠檬酸调节的水分转运和再分配是引起柑橘采后品质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果实表面蜡质组分对水分保持有重要影响,蜡质中醛和烷烃含量与果实保水性能成显著正相关;蜡质合成受ABA调控,采前一个月是果面蜡质中保水成分形成的关键时期;2,4-D保鲜柑橘的作用机理与延缓衰老和改善果面蜡质组分,提高果皮含水量有关。
二、开发了绿色保鲜剂和实用保鲜技术
(1)研制出适合中国宽皮柑橘的果蜡配方,可使果蜡成本下降30%,果实货架期延长15-20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应用。
(2)成功筛选到2,4-D一种替代物(氯氟吡氧乙酸),其保鲜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2,4-D。
(3)提出采用生物炭为主要成分的吸附处理,改善冷库贮藏保鲜柑橘的新方法,在不改变现有冷库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保鲜效果。
(4)优化了一套适合柑橘产区的低能耗简易贮藏库设计方案及先分级后贮藏和智能控制的配套管理技术,在产区大规模应用。
三、对柑橘无损伤采收、生产环境卫生管理、厂区布局进行规范,制定出一套《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和两套秭归地方标准,被柑橘产区广泛采用。
项目特点:项目内容紧密围绕柑橘采后品质保持、降低损耗、保护生态等目标,结合中国柑橘产业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需求,实现从保鲜理论、技术研发、产品形成和标准制定的紧密结合,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实用性。发表了49篇代表国际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项,制定3项技术标准,实现成果的应用、示范和推广,部分成果填补了中国在柑橘果实采后理论与技术的空白。
应用推广情况:项目期间在湖北11个柑橘主产县区示范和应用,新增产值165.56亿元,新增利润49.07亿元,近3年新增产值68.01亿元,新增利润20.25亿元。先后举办采后技术培训500余场,培训基层技术员、企业和橘农累计6万余人次,促成湖北柑橘产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持续稳步提高。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