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高危人群社区筛选技术的验证与推广应用》

点击下载 ⇩

乳腺癌发病率高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并持续快速上升,对中国乳腺癌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随着国家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大疾病防控策略逐渐清晰,亟需在乳腺癌一级预防领域取得突破。筛选高危人群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是实现乳腺癌防控的关键突破口和有效手段,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初显成效,但中国相关工作刚刚起步并面临诸多瓶颈:适于中国女性特征的乳腺癌高危人群筛选技术尚不成熟;基于国人的乳腺癌高危人群队列尚未建立;乳腺癌防控模式的顶层设计尚不清晰。该项目以乳腺癌防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持续关注乳腺癌高危人群筛选技术及干预模式,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主要创新点如下:

1.创建了基于中国女性特征的乳腺癌高危人群社区筛选核心技术。在项目组前期建立的乳腺癌高危人群筛选模型的基础上,发现新的乳腺癌发生风险筛选指标,并借鉴社会网络模型思想,突破传统数学和统计学建模方法的限制,创新性地建立了更优化的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BCRAM模型。

2.首次建立了标准化的乳腺癌高危人群队列,自主研发上线了女性乳腺癌风险预测评估软件及系统,综合利用智能手机、互联网、App及配套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方式,对高危人群队列进行动态追踪随访,为中国女性提供了便捷有效的乳腺癌风险预测,为乳腺癌一级预防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3.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初筛-精准复筛-个体随访”的乳腺癌风险分级预防模式,借助乳腺癌风险评估技术将人群分为乳腺癌高危人群及普通人群,根据其风险分级施加不同的评估及干预策略,降低了乳腺癌筛查的目标人群数量及相应筛查成本,提高整体高危人群筛选体系的效力与精度。

该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4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达110余分,他引次数共499次,申报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研究成果首先在江苏省泰兴市进行了应用,对2万适龄女性进行风险评估,筛选出350例高危人群并进行了随访和干预。随后在山东省、陕西省、河北省5万余名适龄女性中进行推广应用,建立了2000余名女性的标准化乳腺癌高危人群队列。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名,并完成了百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和公共卫生人员筛选技术的规范培训,有力推动了中国乳腺癌防控体系的完善,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成果说明

该项目研究成果乳腺癌高危人群社区筛选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已在省内外5家单位,包括4家三级甲等医院、1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推广应用。结合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中将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列入医疗卫生的重点研究内容,项目研究成果在山东省济南市、日照市、淄博市、龙口市、邹城市、高唐县、沂水县、河北省石家庄市、陕西省西安市等多个地区进行辐射、推广,效果显著,推广人群达到5万余人。本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带动了相关地区乳腺癌预防和早期诊断临床技术水平的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