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治疗的基础与临床应用》

点击下载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

技术内容:通过研究p28GANK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使p28GANK成为一种新的胶质瘤鉴定标志物。同时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最大限度减小残余肿瘤的目的,同时可增大后续辅助治疗的有效性,降低复发率。而手术方式的选择,肿瘤全切范围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课题组希望通过手术经验的积累及总结,改善手术效果。干细胞容易分离纯化,可自体移植,同时还能避开伦理学争议,可以向肿瘤部位迁移的特点使其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干细胞的基础研究,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途径。同时胶质瘤术后化疗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内吗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肽,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以大鼠化疗性痛模型为工具,从全新的角度探寻化疗性痛的病理生理机理。

性能指标:有效的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开展该方法以来,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1、使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了P28gank在不同等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发现P28gank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使P28gank成为一种新的胶质瘤鉴定标志物;2、证明在体内和体外P28gank的下调明显抑制了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3、发现内吗啡肽2的表达下调和痛觉阈值的减低呈显著相关。

作用意义:可明显改善脑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压力。

推广应用的范围:医院。

推广应用的条件:具有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技术及术后放化疗条件的医院,均可应用该技术。

社会效益:通过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汉中市3201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等医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该课题的相关研究结果在《Neuro-Oncology》、《Molecular Neurobiology》、《Neuroscience》、《PLOS ONE》等国外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其中中科院分区2区以上4篇,累计影响因子IF=32.874,单篇最高影响因子IF=9.384,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项。

存在的问题:出院后随访时间较短,脑胶质瘤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改进意见:治疗的远期疗效需加强随访,改进治疗措施,进一步提高疗效。

成果说明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汉中市3201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单位采用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对449例胶质瘤患者进行应用。该研究结果为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了实验初期探究阶段的消耗。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的构建了一套整体化的治疗方案,依据其整体化治疗策略,在未来的应用中可以对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等作用,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证明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