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化疗对胃癌患者淋巴结分期评估及预后的影响》

点击下载 ⇩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居第4位,死亡率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即手术切除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但是人们发现对于病期较晚的患者单纯通过外科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也不能明显提高中位生存期。新辅助化疗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理论上其可杀灭癌细胞,使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及所属淋巴结对周围脏器的侵犯或压迫减轻,从而达到降低临床分期的目的,以增加手术切除(特别是R0)的机会。近年来已将新辅助化疗作为临床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治疗的首选方案。

该课题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342例胃癌患者。选择其中临床评估为T3/T4的胃癌患者226例,所有对象术前均采用临床病史,体检,胃镜活检,超声内镜,胸片,CT等进行术前评估。其中58例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案(Folfox6),患者在接受两个周期的化疗之后以螺旋CT再评估局部情况,对于化疗后局部缓解者,继续进行1~2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在新辅助化疗结束后1~2周内行手术治疗,术式为标准D2淋巴结清扫。单纯手术组168例,术式为标准D2淋巴结清扫。术后由病理科统一标准取材、制片、检查。患者随访时间到2014年10月。术后两年每3月随访一次,术后3~5年每6月随访一次。该课题经病理学证实,与单纯手术组比较,术前化疗患者术后总淋巴结数明显减少(P﹤0.05),其中小于15枚淋巴结的病例数明显减少(P﹤0.005)。术前化疗组有67.24%(39/58)发生淋巴结转移,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82.14%,138/168,P﹤0.05);随访43月的生存率(75.34%)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69.64%,P﹤0.05),平均生存时间(31.8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18月,P﹤0.005)。该课题还发现在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元分析及多元分析中,淋巴结转移数(ypN0-1与ypN2-3)及肿块大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1或P﹤0.05),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该课题发表SCI论文三篇,培养研究生1名,参加国际会议一次,全国性会议二次,省级会议二次。将研究成果以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举办学习班及到基层医疗机构现场指导等形式推广。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