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镇痛下中重度烧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研究》

点击下载 ⇩

课题来源:该课题《自控镇痛下中重度烧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研究》是》是柳州市工人医院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编号:2005006。课题背景:中重度烧伤,创面的剧烈疼痛、渗出以及伤员的惊恐和焦虑可迅速激发人体神经内分泌机制使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影响神经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双重调节,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体内主要脏器发生严重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影响预后。传统的镇痛方法是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法,该方法往往因为难以把握用药量而导致止痛不全或用药过量而增加烧伤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难度。自控静脉镇痛法设置为连续静脉注药基础上附设病人自控加药,连续灌注量较小,不足的部分通过自控加以补充,避免用药过量,镇痛完善、副作用少,弥补了传统镇痛法的不足。有关自控镇痛状态下对机体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研究报道极少。研究镇痛状态下能否阻止或降低烧伤患者机体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应激反应,有效地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技术原理:烧伤早期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胰岛素(lns)及血糖(GIU)均迅速升高,给早期的补液复苏救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自控静脉镇痛能阻止或降低机体神经内分泌应激水平,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使机体处于低消耗状态,提高补液复苏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利于康复。性能指标:对1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镇痛治疗,能有效地阻止或降低了机体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应激水平,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血糖的水平在镇痛后呈现下降趋势,实验组(自控镇痛法)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间断肌肉注射镇痛法),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优良率分别92.86%和61.4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输液量有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术论文6篇,其中1篇发表于核心期刊。该研究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课题组对140例中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镇痛治疗,自控静脉镇痛法改变了传统的用药模式,为疼痛治疗提供了一种能克服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存在个体差异的手段,并研究了自控静脉镇痛状态下中重度烧伤患者部分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应激水平,为临床早期进行烧伤镇痛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到会七名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成熟程度及应用情况:该研究的选题正确,技术路线恰当,措施可靠,很好的完成了合同指标。开展该项目工作能有效阻止或降低烧伤患者神经内分泌应激水平,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使机体处于低消耗状态,提高抗休克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利于康复。该研究成果已在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融安县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效果满意。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改进意见:存在问题:该课题涉及多个部门及科室,监测的指标较多,科研人员工作量较大。解决办法: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多协调沟通、分工合作,互相鼓励。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