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洗连轧机组生产高端无取向硅钢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238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G337.3 |
完成/联系人 | 王崇涛 李珉 吴健鹏 张宁国 蔡延擘 张泉 段亚东 熊金乐 李建文 赵胜利 曹亢 童海斌 刘义滔 汪君 陶桂林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所属部门: | 武汉市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钢压延加工 |
研究主题: | 无取向硅钢,酸洗连轧机组,轧制工艺,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厂前武钢2号门 |
传媒
中国是世界电机、压缩机生产第一大国,但是制造电机的关键材料无取向硅钢的制造水平不能满足中国电机行业对高端无取向硅钢材料高效、低损耗、高精度、薄规格化的发展需要。而高端电工钢制造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整体冶金装备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杆,国家冶金行业“十三五”规划将“高效率、低损耗及特殊用途硅钢”列入关键品种,并将“节能高效轧制”列入关键技术发展重点,同时湖北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能源科技装备所需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争取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战略要求。采用酸洗连轧机生产高硅含量、高质量水平的无取向电工钢,在生产效率、制造成本、产品质量一致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是各电工钢制造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项目实施前:1.国内外尚无一家企业具备利用酸洗连轧机生产高硅含量薄规格品种无取向硅钢的技术能力,全部高硅含量特别是薄规格电工钢均依赖单体可逆轧机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下、能耗高、产品质量一致性难以满足国内外高端电工钢用户企业的需要。2.工业生产过程中缺乏冷连轧机生产高端无取向硅钢的关键装备应用技术,现有装备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装备制造厂家,缺乏自主优化和改进。3.世界范围内大生产过程中尚无“高效稳定化”生产高端、特别是薄规格品种无取向硅钢的连轧技术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冷连轧机流程生产高端无取向硅钢的技术创新与生产应用。
申报单位在2009年的单项基础研究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起启动《酸洗连轧机组生产高端无取向硅钢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攻关,建立了系统的高端无取向硅钢工艺制造技术体系以及“高效稳定化”生产高端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控制技术体系,完成了武钢特色的高端无取向硅钢制造装备应用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高硅含量无取向硅钢高速焊接难、稳态轧制过程难以建立、生产过程容易脆断、高速稳态生产难以维持等多项行业技术难题,实现了硅含量≤3.5%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全品种在武钢硅钢酸洗连轧机组实现高速量产,成功量产0.25、0.27、0.30、0.35mm等多个高难度系列高端无取向硅钢,产品纵向厚度精度部分品种达到±2.5μm,部分品种横向厚度达到5μm以下精度世界先进水平,有效提高了成品电机、压缩机的叠片性,降低设备噪音、温升及电力损耗。
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新型实用技术专利1项,企业技术秘密6项。相关产品广泛应用高端电机、压缩机及大型电力装备及项目,其中国家重大项目有: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湖北三峡电站32号机组(700MW)、“西电东送”骨干工程溪洛渡电站10号机组
(770MW)、向家坝(800MW)机组、全球首台具备商运条件的EPR三代核电机组台山2号机组(1750MW)、白鹤滩、乌东德、长龙山水电项目等;国内外大型电机及压缩机应用企业有:三菱电机、海立电器,TCL瑞智、格力电器、恒力机电、ABB等;其中该技术生产的35系列产品现已应用于精进电动、上海电驱动、郑州宇通等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直接经济效益3.24亿元,切实提升了武钢高端无取向品种的制造能力,提升了产品质量及生产稳定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