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业资源监测评价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21701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F323.21 |
完成/联系人 | 刘军 王剑 刘贝 李兴华 李祺 周克艳 魏琴琴 魏琴琴 |
来源省份: | 湖南 |
完成单位: | 湖南省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
科研日期: | 2011 |
研究行业: |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农业资源监测评价,区域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
传媒
该课题是2010年度国家农业区划办资助课题(编号:农(区办[2010]6号))。资源问题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国际政治议题;开展农业资源监测评价是农业资源区划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很有必要以全新的理念、全方位的视角、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湖南的农业资源进行重新审视,进一步掌握湖南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开发潜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监测评价体系,提出合理化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1、该课题研究系湖南首次开展的以农业资源监测评价为切入点的全省农业资源综合评价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认真总结了国内外农业资源监测与评价的主要理论、主要方法与技术,国内外农业资源监测评价的主要做法、成效与经验,并在全面分析湖南农业资源现状、农业资源监测评价基础和潜力等基础上,对湖南省农业资源概况、农业资源监测评价等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系统的评析,能为湖南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空间格局提供支撑。2、课题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农业资源禀赋、人力资本、农业技术、区域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按照现阶段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湖南省相关部门已监测并公布的相关农业资源数据,首次采用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资源丰度指数评价等两种评价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认为:湖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2001-2002年是不可持续的,2003-2008年是可持续的;2001-2003年是经济社会型持续,而生态因素变化是不可持续的,2004-2008年属于综合协调型持续;从资源角度来看,2001-2005年是生物可持续,2006年水、生物可持续,2007-2008年是协调型生态可持续。通过农业资源丰度指数模型,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方面,分析了湖南14个市(州)农业资源,该评价方法认为长沙农业资源最优,靠近长沙的“3+5”城市群中的除长沙、衡阳外的其它市农业资源相对中等,其它市(州)农业资源相对较差。两种农业资源评价方法的结论符合湖南实际,研究结论将为促进全省农业资源合理布局、有序利用和提升区域农业发展提供决策支持。3、课题研究成果针对不同农业资源的特点,探求其共性,科学合理地制定了两种评价方法的指标体系,构建了政府和政策支撑体系、中介服务体系、技术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投资融资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7大监测评价支撑体系,为政府宏观管理与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4、课题研究的基础资料丰富、技术路线正确、指标体系具体、评价方案科学合理、评价结论符合实际。在湖南首次系统的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解决了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不科学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农业资源评价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两种评价方法中的农业资源评价指标采用了最新的国内外指标标准,并根据湖南省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保证了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鲜明的创新特色、现实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应用价值。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