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痛合剂防治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16444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286,R285.6,R274.9 |
完成/联系人 | 邓强 陈志龙 杨峰 石瑞芳 徐霞 李盛华 张天太 宋渊 徐霞 |
来源省份: | 甘肃 |
完成单位: | 甘肃省中医院 |
科研日期: | 2012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消肿止痛合剂,急性脊髓损伤,临床疗效, |
联系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418号 |
传媒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e,ASCI)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病理发展过程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一般认为其涉及两种损伤机制,即原发性机械损伤及继发性免疫炎症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多数脊髓组织细胞损害不是由直接原发性机械损伤造成,而是由继发性损伤导致[1],故阻断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成了ASCI目前研究的热点。西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主要从对抗继发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方面入手,药物有皮质类固醇药物如甲基强的松龙(MP)、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g)、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腺苷、阿片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等。消肿止痛合剂是我院骨科协定方,临床应用近二十年,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疗效,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消肿止痛合剂具有消肿利水、抗炎镇痛之功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本实验通过不同剂量消肿止痛合剂与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治疗疗效的比较,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检测脊髓组织学改变和MMP-9、血液NO合酶、IL-6及对受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证明消肿止痛合剂具有抑制脊髓水肿和损伤后炎症介质释放,改善微循环,保护脊髓神经功能的作用,为中药临床治疗ASCI提供理论依据。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