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发生机制及肿瘤检测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0721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30.4 |
完成/联系人 | 王丽 宋金娜 高翔 王桂云 赵佳 于得海 吕宪波 潘鹏涛 野丽莉 蒋子平 王继 杨剑丽 邱琳琳 |
来源省份: | 吉林 |
完成单位: | 东北师范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2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肿瘤筛查,肿瘤治疗,临床检测方法, |
联系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
传媒
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利用不同的肿瘤细胞,系统地研究了三种主要重要的血管发生因子血管生成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1)发现血管生成素能够负调节bFGF的表达;2)证实bFGF能够正调控VEGF的表达;3)血管生成素能够作为一个反式作用因子抑制bFGF基因的转录。还发现了Cytohesins及其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SecinH3在人肺癌细胞中通过参与ErbB受体的激活而引起细胞内结构域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或活化),进而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肿瘤发生机制和开发治疗与ErbB受体信号传导相关的癌症的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肿瘤检测研究方面,将基因工程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重组P53蛋白和展示P53蛋白表位的杂合噬菌体联合应用的新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肿瘤患者和体检人群血清中p53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1)重组P53蛋白和展示P53蛋白表位的杂合噬菌体分别可以检测到十几种肿瘤患者血清中的P53抗体;2)重组P53蛋白和展示P53蛋白表位的杂合噬菌体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了阳性检出率。为肿瘤的临床检测和肿瘤高发人群的筛查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段。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