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的血管影像学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106451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441.2,R540.4 |
完成/联系人 | 胡沛霖 李喜朋 周建峰 庄金素 王建民 赵瑞娟 |
来源省份: | 河北 |
完成单位: | 邢台市人民医院 |
科研日期: | 2012 |
鉴定日期: | 20120111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医院 |
研究主题: | 眩晕,血管影像学,临床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 |
联系地址: | 河北省邢台市红星街16号 |
传媒
课题系统研究了表现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及异常血管形态。通过血管影像学研究证实了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是表现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和致病因素。研究对B超、TCD、CTA、DSA诊断后循环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价,总结了血管影像学各项检查的临床经验。探讨了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后循环缺血的病因,提出了科学的、适合临床的、简便易行的眩晕诊治流程图。评价了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特别对伴发眩晕的症状改善及预防后循环缺血事件的发生近期疗效明显。总结了表现为眩晕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及异常血管形态,并同时对B超、TCD、CTA、USA诊断后循环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评价。课题属于脑血管病领域,后循环缺血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部分,选择眩晕与后循环缺血为切入点进行血管影像学研究属国内首创。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