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外科治疗与肾癌转移机制的研究》

点击下载 ⇩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何更安全、更微创地治疗肾癌,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始终是泌尿外科医生面临的难点问题。自1995年起,本课题组开始肾癌外科治疗和转移性肾癌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15年来,共收治肾癌患者2052例( 1995-2009),其中早期肾癌1516例(T、期),中晚期肾癌536例(T:~。期),5年总生存率达到80. 9%。通过技术创新和器械改良,肾癌的手术微创比例从头5年的o%(1995-2000),上升到近5年的70. 2% (2005-2009),2011年达到85. 8%,而小肾癌的保肾率(Tla期)从ii%(1995-2000),上升到67+ 5%(2005-2009),2011年达到78. 6%,大大提高了肾癌的整体治疗水平。主要的技术创新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制定了早期肾个体化微创治疗新策略,形成了“高保肾”、“高微创”两大特色。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无瘤、无血、保护肾功能”三要素”理论,应用冰屑降温加肾蒂完全阻断的技术,大大降低了保肾手术的难度,提高保肾比例和质量;在国内首次报道高难度的中央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进一步扩大保肾手术适应证。在国内率先开展单孔腹腔镜下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及小肾癌的冷冻消融术,满足了年轻患者的美容诉求和高龄患者的保肾要求,更丰富了保肾手术方式的可选择性。在国内首次完成小肾癌自然病程的流行病学研究,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数据。其次,建立了中晚期肾癌综合治疗新体系,达到了“高切除”、“高生存”的两大目的。在国内率先创建复杂性大肾癌经腹腹腔镜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式,实现微创治疗同时,最大程度地达到了“无瘤”、“无血”的目的。针对复杂性肾癌的术前预判、术中显露、预防出血进行8项技术改进,手术切除率达到9 7%。规范性应用新型靶向药物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在基础研究方面,于国际上首次证实CXCR4核定位可促进肾细胞癌的转移,并确定其核定位序列,为探索转移性肾癌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此外,建立了肾癌微创手术的整体式培训体系并规范新型徽创手术临床适应证,实现了规范化操作和标准化推广。创建了国际上首个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仿真模型和单孔腹腔镜手术技能培训模型,相关论文在权威手术学杂志Surgery和微创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ofEndourology发表。获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项目资助并牵头负责泌尿外科单孔腹腔镜技术在上海地区的临床应用研究和规范化推广,并作为中国唯一单位,参与两项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制定了肾癌新型微创手术适应证。该项目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