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不同地理来源大麦种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表5 不同地理来源大麦种质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麦表型多样性分析及优异饲草种质资源筛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102份大麦种质的15个性状的Shannon-Weaver表型多样性指数(H′)分析(表3,表5),15个表型性状中,拔节期底部叶片黄化多样性指数中等(0.5≤H′≤0.60),其他性状多样性均较高(H′≥0.60)。冬大麦生态区种质平均表型多样性(0.730)高于西南及青藏高原裸大麦生态区(0.706),叶长宽比、籽粒长宽比、千粒重和皮裸性等性状在西南及青藏高原裸大麦生态区的多样性更高,同时,其他性状多样性在冬大麦生态区材料中普遍较高。考虑到长江和黄淮流域地区与重庆地区气候相似,可以从中筛选适合重庆地区的优异大麦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