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非洲猪瘟对生猪供应链影响》

《表1 非洲猪瘟对生猪供应链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非洲猪瘟背景下生猪供应链重塑及其对策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的限制。作为生猪主产区,生猪调运基本停滞,造成大量生猪被动压栏,供应过剩,价格走弱。而京津等大城市和东部的浙江、上海需要从其他省份大量调入生猪,调入量往往占据总供应量的40%以上,生猪调运禁止后,生猪供应缺口明显,猪价快速上涨。鉴于当前中国大量的生猪产能集中在东北、河南、湖南等地区,产能过度集中,在出现疫情之后容易出现南北猪价分化和畜牧产业的波动局面。受当下非洲猪瘟疫情、畜禽运输政策、环保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生猪供应链将面临重塑:一是屠宰场主导供应链的权力增加,流通领域主导权将更多地向屠宰场倾斜;二是肉类的冷链物流发展将带来空前的机遇,跨省的冷鲜肉运输将大幅增加,但目前的冷链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三是将主要由集约化、现代化的养猪场,或者专业化的养殖小区提供猪源,生猪收购和运输环节将会更加规范;四是鲜猪肉售卖地区的集中化与标准化,既能减少鲜肉在售卖过程中不法分子投机取巧的事件发生,又能保证到鲜肉“最后一公里”的卫生和安全。新型供应链将直接以猪肉冷链物流为核心,采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模式,由现代化的养殖场为起点,通过大型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再通过全程冷链,最后通过超市、专卖店进行销售、直供给消费者(表1)。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传统供应链逐渐向新型供应链转型,更加重视猪肉质量,通过全程冷链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把握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