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共培养方式的细胞比增长速率》

《表3 不同共培养方式的细胞比增长速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共培养体系处理养殖废水》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各组的细胞比增长速率(表3)排序为Sa+Ic>Sc+Ia>I(c+a)>Sc+Sa>Ic+Ia>Sc>Sa,所有藻菌共培养体系的比生长速率均大于单一的藻、菌培养体系,说明藻菌共培养体系有利于藻、菌的生长.这是因为微藻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细菌以O2作为电子受体进行自身生长和有机化合物分解,呼出CO2,微藻和细菌间进行O2和CO2气体交换,会相互促进生长[20].此外,细菌会分泌维生素物质、糖肽类物质等胞外产物,能够促进微藻的生长,葡萄糖苷酶、乳糖苷酶、脂肪酶等酶类物质能把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更有利于微藻的吸收利用;微藻产生的胞外分泌物如溶解态的氨基酸,能够刺激细菌的生长[21-23].在共培养体系中Sa+Ic组的比增长速率大于I(c+a),表明对活性污泥来说,游离状态提供的良好传质能力,比固定化提供的稳定生长环境对细胞增殖更为有利.Sa+Ic的比增长速率比Sc+Sa大,说明对小球藻来说,固定化生长环境更为有利.Ic+Ia是共培养体系中比增长速率最小的,主要是因为藻、菌单独固定,使两者之间的传质变得困难,不利于藻菌互相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