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表3 各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四川常用杂交稻品种对低氮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筛选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R:相关系数;DPC:直接通径系数;PC:间接通径系数;EP:有效穗数;SPP:穗着粒数;GW:千粒重;FP:结实率

低氮条件下,参试杂交稻的有效穗数EP、结实率FP和产量均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3)表明,有效穗数和穗着粒数SPP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858和0.816,显著高于千粒重GW和结实率,表明低氮条件下有效穗数和穗着粒数对不同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的贡献较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有效穗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施肥处理的有效穗数和穗着粒数均差异显著(P<0.0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本研究将穗着粒数作为微调参数参与水稻产量低氮胁迫响应的评价(公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