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债务融资相关性研究——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从极值、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等多个层面对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揭示变量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状况,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以下主要信息:债务融资成本COD的均值为0.0272,表明由于上市企业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竞争环境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程度的担忧,进而提高了融资要求,导致上市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偏高,但极小值仅为0.0001,表明由于行业或产权性质的不同,个别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成本显著较低;会计造假KJZJ的均值为1.3085,会计操纵KJCZ的均值为0.1105,表明样本企业中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极值之间的差距表明不同企业之间失真程度存在差异;内部控制有效性ICQ的均值为0.5018,表明上市企业逐步重视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在控制变量方面,独董比例IND的均值为0.3338,极小值为0.3333,表明样本企业的独立董事机制构建均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两职合一Dual的均值为0.2418,即样本企业中有24.18的企业存在着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的情况;股权制衡CN2-5的均值为0.3012,即“一股独大”仍是我国上市企业中的常态;资产负债率Lev的均值为0.5512,高于国际最优资本0.5的标准,即我国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比例稍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审计意见OP的均值为0.9018,即90.18%的样本企业获得了标准审计意见;成长性Growth与总资产收益率ROA的均值分别为0.0078和0.0084,表明样本企业表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但极值之间差距巨大,又表现出不同的企业在盈利能力上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