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处理对苜蓿根瘤菌数量和重量的影响》

《表3 不同处理对苜蓿根瘤菌数量和重量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接种苜蓿根瘤菌对西藏苜蓿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一列相同的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列不同的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根瘤菌(Root Nodule Bacteria)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这种共生体系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由表3可知,不同处理对苜蓿根瘤菌数量和重量有显著的影响,总体上根瘤菌拌土、根瘤菌拌种、根瘤菌拌土+益微复合微生物菌剂、根瘤菌拌种+益微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相较于CK处理,苜蓿群体根瘤菌数量、根瘤菌重量,苜蓿个体根瘤菌数量、根瘤菌重量,根瘤菌个体重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苜蓿群体根瘤菌数量最多的处理为根瘤菌拌种处理(285.67个/盆),苜蓿群体根瘤菌重量最大的处理为根瘤菌拌土+复合菌剂处理(1.23 g/盆),苜蓿个体根瘤菌数量最多的处理为根瘤菌拌种+复合菌剂处理(66.48个/株),苜蓿个体根瘤菌重量最多的处理为根瘤菌拌种+复合菌剂处理(0.23 g/株),根瘤菌个体重量最多的处理为根瘤菌拌土+复合菌剂处理(5.46 mg/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