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后场技术总次数对比》

《表5 后场技术总次数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与谌龙技术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表5数据可以得出,对于后场球的处理上,谌龙在正手高远球技术的使用上更多为90次,比林丹多出15次,说明谌龙在后场僵持中较多运用多拍的技战术打法,从而利用自己身高优势进行杀球突击进攻。而林丹更多的使用吊球比谌龙多出26次,高远球次数明显要少,说明林丹利用高质量的高远球和吊球使谌龙前后场大范围的跑动,从而消耗对方体力,采用\""敌不动我不动\""的手段来消耗对方,只有非常好的机会出现时才会采取杀球得分的方式,也为自己节省了体力。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羽毛球单打技术中最常见的拉吊突击的打法。在杀球技术上谌龙为35次而林丹只有24次,体现了谌龙主动进攻的意识,重视保持进攻节奏,利用杀球给林丹在防守上造成一定的压力逼迫对方失误,但是这种方式对体力有很大的考验。在反手技术上两人用的都较少,数量上没有太多的差异,因为相对于正手来说反手的球路变化较少,只能过渡被动局面,而且击球威力较小,不容易控制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