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七项代谢紊乱评价标准[29]》

《表4 七项代谢紊乱评价标准[2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腹部X线评分量表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于可疑肠穿孔但缺乏腹腔游离气体征象的NEC,早期积极手术干预能显著地改善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因此恰当的手术指针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28]。2009年Tepas等提出以“血培养阳性、酸中毒、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症、低钠血症、血小板减少症、低血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这7种代谢紊乱评价体系(Seven clinical metrics of metabolic derangement,MD7)的频数来选择手术时机[29](见表4)。随后Tepas等又提出将MD7的频数≥3作为手术指针,能改善NEC的预后[29]。随后他们另一项研究证实了以MD7频数≥3作为手术指针较以气腹作为手术指针的预后更好;且以气腹为手术指针者MD7频数的中位数、众数均是3。因此他们得出结论:MD7频数≥3可作为NEC的手术指针,且MD7频数越大,应更积极进行手术干预[29,30]。但临床工作中应注意MD7评价体系中血培养检查需时较长,影响了其时效性[3]。2015年胡博等将DAAS与MD7结合,证实了DAAS≥7分同时MD7发生频数≥3时的真阳性率为100%,而DAAS<7分同时MD7发生频数<3的真阴性率为100%[3]。DAAS结合MD7能提高预判手术干预的真阳性率及真阴性率,对准确选择手术干预时机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