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蓬莱地区须二3亚段试油井产能与断层/裂缝关系统计简表》

《表1 蓬莱地区须二3亚段试油井产能与断层/裂缝关系统计简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断层对致密砂岩气藏甜点区的控制作用——以四川盆地中部蓬莱地区须二段气藏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平均值

须二3亚段致密砂岩在天然气大规模运移的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时由于埋深大、压实作用强,砂岩储渗品质差,天然气呈弥散状分布在致密砂岩中,含气饱和度较低[2]。大量的岩石渗流实验和干扰试井证实致密砂岩合理井距为600 m,可动用井控地质储量一般小于2 000×104 m3[15]。晚白垩世末期的构造抬升期形成的断层由于末梢效应在须二3亚段致密砂岩中产生了大量的微裂缝,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孔渗较好的裂缝—孔隙型储渗体,对早期天然气和该期大规模卸压膨胀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有效圈闭[1,9],形成局部富气甜点区,断层控制了裂缝带的发育,进而控制了油气的富集高产。研究区须二3亚段试油井20口,其中获工业气井10口、产水井1口(日产水量为76.8 m3),测试产层段与断层上消失端距离0~700 m;9口微气井和干井远离断层,裂缝不发育(表1)。从单井测试产量看,距断层越近,裂缝越发育,单井产量越高。但是,钻遇的断层类型(断层分类见本文2.1)不同,所产流体性质不一样,钻遇Ⅰ类断层主要产气,钻遇Ⅲ类断层主要产水。其中,蓬莱11井钻遇Ⅲ类断层,测试产气量高,但该井投产时为气水同产,2个月后很快产大水,此时,该井累计产气量仅210×104 m3,日产气量由投产时的4×104m3降为2×104 m3,日产水量由20 m3升至70 m3。该井测试数据造成了钻遇Ⅲ类断层的单井天然气无阻流量偏高,但生产实际仍然反映出钻遇Ⅲ类断层主要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