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有机质显微组分在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下的主要识别特征》

《表2 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有机质显微组分在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下的主要识别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陆相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及成因——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组分特征见表2。镜质体是植物的根、茎杆以及树皮等植物组织经过凝胶化作用形成的显微组分的集合。在长岭断陷沙河子组页岩中可见正常镜质体和富氢镜质体共存(图3)。正常镜质体和富氢镜质体在反射光下没有明显的差别,颜色均为浅灰色—灰色[图3(a)、图3(c)和图3(e)]。在蓝色荧光下,正常镜质体不显示荧光性[图3(b)],而富氢镜质体呈褐色、深棕色[图3(d)和图3(f)]。镜质体往往具有一定的颗粒形态,颗粒边缘常常呈平滑的直线型或者呈具有微曲率的拱形;分选不好的镜质体常具有尖锐的棱角,呈星状、弧状以及角状[图3(a)和图3(c)]。沙河子组页岩样品中的镜质体主要包括结构镜质体、无结构镜质体和镜屑体。保存较好的结构镜质体常常保留有原始高等植物的网状纤维结构,明显可见细胞壁和细胞腔[图3(a)]。无结构镜质体不具有原始植物的细胞结构,其表面光洁、形态多样,内部经常可见横断镜质体的裂纹[图3(c)];有的无结构镜质体由于没有特定的形状而易与固体沥青相混淆[图3(e)],而镜质体的明显突起是区分无结构镜质体与固体沥青的有效特征[图3(k)]。镜屑体为偏光显微镜下无法辨认出原始细胞结构的镜质体碎屑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