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土壤酶活性(U·g-1)》

《表4 土壤酶活性(U·g-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带状采伐毛竹林土壤质量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元素循环关系密切,不同强度带状采伐一个生长季后的土壤酶活性变化测定结果见表4。不同强度带状采伐土壤蛋白酶活性有一定差异,其中9和12 m采伐带土壤蛋白酶活性较高,3 m采伐带蛋白酶活性最低,具体表现为0~10 cm(D3>D4>CK>D2>D1)和20~40 cm(D4>CK>D2>D3>D1)差异显著(P<0.05)。土壤脲酶活性表现6和9 m采伐带大于3和12 m采伐带以及对照,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不同处理之间差异较小,仅在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表现为CK>D2>D3>D4>D1。土壤蔗糖酶活性以6 m采伐带最高(9.12~10.96 U·g-1),其次为对照(8.80~10.65 U·g-1),且在0~10 cm土层差异显著,表现为9和12 m采伐带显著低于3和6 m采伐带以及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