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屏障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km2)》

《表3 屏障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km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屏障区2000—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明(表3):2000—2005年,农用地面积减少趋势最为显著,在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影响下,1941.24 km2农用地转为林地,1229.82 km2农用地转为灌丛,3825.60 km2农用地转为草地;同时,有众多研究表明,城市扩张方向主要为农用地(刘永强等,2016),在“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影响下,屏障区1785.99km2农用地转为城镇。另一方面,有1394.31 km2草地、1140.88 km2森林转为农用地。由此可见,屏障区内在滥砍滥伐、垦荒复耕等行为依然存在。2005—2010年农用地转为森林、灌丛、草地及城镇生态系统的面积均有所降低;城镇生态系统变化情况基本保持稳定;有191.75 km2冰川/永久积雪转化为裸地,比前期减少了241.77 km2。2010—2015年,屏障区生态系统变化趋势有所改变。耕地面积增加,2112.66 km2草地及1316 km2灌丛转化为耕地,开荒复垦等现象加重;沙漠面积进一步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冰川永久积雪面积呈现减少趋势,主要流向草地,气温增加与人类活动影响可能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