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与生物运动识别有关的脑损伤病人研究》

《表1 与生物运动识别有关的脑损伤病人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物运动识别的信息加工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示识别正常,\""×\""表示识别异常.基本运动识别如混合运动方向判断,静止形状识别如简单物体识别、面孔识别等.

除人类被试和病例以外,也有一些关于生物运动识别或偏好的研究是在其他物种上进行的,包括猴、猫、狗、鸡、鸽子等.脑成像研究发现猕猴和人类的颞上沟在知觉生物运动上具有相同的激活模式,这表明人类和猕猴在识别生物运动上具有共同的神经机制[41],电生理学的研究则发现猕猴颞上沟的STPa(anteriorsuperiortemporal polysensory area)存在对生物运动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神经元,因此该区域可能参与对生物运动刺激中形状和运动信息的整合[84-85].行为学的实验表明,猫、狗可以识别生物运动,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这类动物的社会性高低有关[22-23].而对鸡的研究则发现,它们对生物运动的偏好可能与基因表达、大脑偏侧化程度(右侧)有关,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86-87].对鸽子的研究发现它们可以区分生物运动刺激的运动方向,但倒置效应很微弱,提示人类和鸽子的生物运动信息加工机制可能存在显著的不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