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城市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表2 城市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市发展指数指引下的我国收缩区域初步评判》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收缩现象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总人口来衡量区域的人口规模;通过设置出生率与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分别对区域人口的生育水平、老龄化特征进行考核;通过设置失业率来衡量一个区域闲置的劳动产能和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设置GDP来衡量区域的总体经济实力;夜间灯光指数可很好地表征人口等其他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特征[40],可以用于表征大、中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动态格局和反映人类活动强度[41,42],因而通过设置夜间灯光指数测度各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通过设置人均GDP来体现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区域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推动作用,通过设置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测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财政收支的平衡是经济保持平衡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对宏观税收和资金流动性有重要影响,因而通过设置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指标测度宏观经济环境的状况;通过设置一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来体现区域的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通过设置人口密度来体现人口的密集程度;通过设置小学、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对区域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规模进行测度;通过设置医疗机构床位数来反映医院的规模、等级和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通过设置城镇化率来表征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状况。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