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基础货币与银行间市场交易情况 (单位:亿元, %, BPS)》

《表7 基础货币与银行间市场交易情况 (单位:亿元, %, BP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金融加杠杆与去杠杆的对比分析:银行业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一步,央行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从基础货币入手,减量提价,维持市场资金紧平衡,大幅压缩银行间市场套利。首先,控制基础货币投放。去杠杆的本质抑制货币信用的无序扩张,降低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的系统性风险。2015年以来外汇占款持续下降,为弥补外汇占款下降导致的基础货币缺口,央行创新各类流动性调节工具(包括sl F、Ml F、Psl等),基础货币投放模式发生显著变化,调控的主动性、灵活性和精准性明显提升。2017年以来,基础货币余额呈现下降态势,8月末比年初下降7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增1.6万亿元,降幅2.3%。其次,央行“缩短放长”和调高利率。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央行大幅降低1个月以内的短期资金投放,增加6个月以上长期资金投放,同时将各期限流动性工具利率上调20BPs,7天逆回购利率、6个月和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 F)利率分别达到2.45%、3.05%和3.2%。通过强有力的流动性收紧信号使得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曲线扁平化,短期利率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长端利率,使得市场主体加杠杆、期限错配博取收益的难度和风险加大,通过增加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和释放货币收紧信号,资产负债利差大幅收窄,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6月末银行同业拆借加权利率同比上升81BPs至2.94%,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达到4.85%,超过1年贷款基础利率55BPs,高于地方债和国债等低风险资产回报率100BPs;市场套利空间大幅收窄,使得金融机构交易投资趋于谨慎,6月当月银行间日均成交额同比降幅13%,其中隔夜日均交易额降幅15%(见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