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熔覆厚度及宽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表1 熔覆厚度及宽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二阶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再制造工件疲劳寿命预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使用LDF4000—100型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熔覆设备对42CrMo高强度合金钢试样进行熔覆试验,如图1所示,预置光斑直径为5 mm,激光功率取值范围为3.0~4.0 k W,扫描速度取值范围为4~6 mm/s,送粉率取值范围为40~60 g/min。通过不同的熔覆工艺参数形成不同的熔覆涂层宽度和厚度。将熔覆好的试件分别制成100 mm×15 mm×10 mm的拉伸试件,使用HV—1000型显微硬度计测量基体及熔覆层的硬度,使用岛津USF2000疲劳试验机对切割后的试件进行拉压疲劳试验,疲劳试验中,设置载荷施加频率为20 Hz,应力等级取6级,第1等级取熔覆层屈服极限的25%,其余依次递增,每级应力水平分别使用3根试件进行试验,取平均值作为疲劳极限的精确值。保持熔覆宽度为8 mm的情况下,依次取熔覆厚度为1.0、1.5、2.0 mm的疲劳试验结果得到存活率为90%的42CrMo试件的lg N-σmax曲线,如图2(a)所示。保持熔覆厚度为1.5 mm的情况下,依次取熔覆宽度为6、8、10、12 mm的疲劳试验结果得到存活率为90%的42CrMo试件的lg N-σmax曲线,如图2(b)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经过激光熔覆加工的试件疲劳强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疲劳强度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而下降,熔覆层宽度的影响则是先增加后减小。说明在熔覆过程中,存在热损伤导致产生残余应力,降低了试件的疲劳强度。根据试验获得的疲劳极限求出再制造工艺修正系数,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相比于熔覆宽度熔覆厚度变化对于疲劳寿命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