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混凝土的配合比:含石粉机制砂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表2 混凝土的配合比:含石粉机制砂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含石粉机制砂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编号MRC为机制砂再生混凝土;中间一组数字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最后一组数字为机制砂中石粉含量,SP表示石粉,下同。

试验以机制砂中石粉含量α(0、5%、10%、15%)、粗骨料取代率γ(0、33%、66%、100%)为变化参数,设计制作了96个标准立方体试块和48个标准棱柱体试块。前者分为16组,每组6个立方体试块;后者分为16组,每组3个立方体试块。为了消除试验误差,每组试验结果均取平均值。本试验配制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5 MPa,借鉴邓寿昌、张学兵[8]等人提出的再生混凝土附加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和调整回归系数取值的基础上对再生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以机制砂中石粉含量0时为基准,每组配合比详见表2,并在此基础上制作石粉含量分别为5%、10%、15%的立方体试块进行试验。同类试块中,不同石粉含量的试块保持其他成分配合比完全相同,细骨料的总质量也一致,唯一改变的是细骨料的组成成分(即石粉增加时,机制砂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