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地方官员异质性与工业烟尘排放强度的经验关系Tab.3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official heterogeneity and indus

《表3 地方官员异质性与工业烟尘排放强度的经验关系Tab.3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official heterogeneity and indu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经济增长激励、官员异质性与城市工业污染: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接下来将基于模型结果,深入分析地方官员异质性(年龄、任期、晋升来源)对城市工业污染(工业烟尘排放强度)的具体影响。(1)从地方官员年龄与工业污染的关系来看,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年龄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均十分显著,且一次项符号为正,二次项符号为负。这表明地方官员年龄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规律,即随着市长和市委书记年龄的增加,工业烟尘排放强度也会逐渐增加,但随着地方官员超过一定年龄后,相应城市的工业烟尘排放强度会逐渐减小。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是一致的。通过进一步的计算不难发现,上述倒U型变化的拐点基本出现在地方官员年龄达到50岁的时候。换言之,在50岁之前,地方官员晋升的年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为追求政绩和谋求城市GDP、财税的增加会不惜引进污染密集型或低端产业,从而导致工业烟尘排放强度的逐渐升高;而过了50岁,地方官员的晋升空间和机会也将明显减小(前面的描述统计分析也指出长三角地区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平均年龄基本都在50~52岁之间),因此随着其对晋升期望的减弱,对短期经济增长的诉求也会减少,从而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高污染产业扩张的效果(尤其在污染产业的选择和引入方面,会相对更遵循环保要求和规范流程),工业烟尘排放的强度也将随之减缓。(2)从地方官员任期与工业污染的关系来看,仅市长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呈正U型变化规律。通过进一步计算发现,市长任期变化对工业污染影响的拐点出现在3.2 a左右,表明随着市长任职时间的增加,城市工业烟尘排放强度一开始会逐渐降低,但当任期超过3 a后,工业烟尘排放强度会逐渐增加。这与我们前面的理论预期也是一致的,即新晋升的地方官员在短期内再获提拔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他们追求短期政绩的需求也相对较小,从而不会导致工业污染的大幅增加;但随着一届任期接近完成,任职到了晋升机率最大的第3、4 a后,地方官员的晋升预期较大,为把握晋升机会,往往希望短期内获得明显的经济发展业绩,从而放松对一些污染产业的发展,致使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逐步增加。(3)从地方官员晋升来源与工业污染的关系来看,市长和市委书记的具体影响有所不同。市长本地晋升对于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为负,而市委书记的晋升来源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也部分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假说,即市长本地晋升相对于外地调任,可能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减城市工业污染的增加。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本地晋升的官员其治理能力往往得到了当地的认可,也因此会延续既有的发展思路,所以不会像外来的官员一样为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追求短期发展目标,这对于城市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控制甚至遏制是有益的(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