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判断指标重要性程度矩阵》

《表3 判断指标重要性程度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邀请1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填写权重调研问卷,取所有权重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指标权重,形成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图4展示了一级指标(环境保障、实施措施、工作成效)占整体比重以及各二级指标占一级指标的比重,可以反映在产融合作试点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可以看到,实施措施和工作成效在指标体系中更重要、地位更突出;而环境保障占比14.29%,重要性更弱一点,说明试点城市采取的做法及其成效在对产融合作工作的评估中更重要。在环境保障下的各二级指标中,组织保障与政策环境显得更重要一些。在实施措施下的各二级指标中,占比比较平均,说明各项产融合作试点内容都是评估的重点。在工作成效下的各二级指标中,工业企业融资情况最重要,最能表现产融合作工作产生的直接成效,其次是先进经验、典型案例占比较大。此外,如图5所示,详细列示各三级指标的权重。其中,第一等级(权重超过6%)的指标包括2个,即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均为9.2%,说明试点城市总结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最为重要,这也取决于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全国产融合作发展提供好的模式和经验借鉴;第二等级(权重在2%~6%)的指标有19个,权重排名前三的为工业企业总融资规模及增速、产业投资、创投、兼并重组基金和政策环境;第三等级(权重在1%~2%)的有16个;第四等级(权重在1%以下)则有3个。综合指标权重结果分析发现,指标权重排名比较符合产融合作实践中的经验,说明这套评估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