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库车坳陷依南2井三叠系及侏罗系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统计对比表 (梁狄刚等, 2004)》

《表3 库车坳陷依南2井三叠系及侏罗系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统计对比表 (梁狄刚等, 2004)》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塔河油田古近系陆相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远距离成藏模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库车坳陷从西向东发育拜城凹陷和阳霞凹陷两个生烃凹陷,拜城凹陷以三叠系湖相泥质烃源岩为主,阳霞凹陷则以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为主(何光玉等,2002;李贤庆等,2007)。三叠系和侏罗系不同的沉积环境决定了其烃源岩不同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梁狄刚等,2004)。三叠系湖相泥质烃源岩Pr/Ph值分布于0.65~1.05之间,δ13C氯仿沥青“A”值域为-25‰~-27.1‰,泥岩中C29甾烷值域在32%~34%之间,反映出母质中低等水生生物成分较多。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类异戊二烯烃Pr/Ph>2.5;煤系烃源岩氯仿沥青“A”δ13C分布于-23.8‰~-25.2‰之间;侏罗系泥岩中三环萜组成中以C19和C20为主峰,低碳数化合物占优势;侏罗系泥岩C29规则甾烷含量较高,占三种规则甾烷的43%~45%,表明侏罗系烃源岩母质中高等植物成分更多(表3)。库车坳陷生烃母质的变化造成陆相油气物理性质的差异,库车坳陷及其周缘发现的陆相原油以三叠系湖相烃源岩生成的湖成油和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生成的煤成油为主,同时也存在湖成油和煤成油的混源油(梁狄刚等,2004;包建平等,2007)。目前库车坳陷发现的陆相原油Pr/Ph值普遍大于1.3,煤成油Pr/Ph值则达到2.0以上。因此,根据前人对库车坳陷陆相原油成因分类,塔河古近系原油为湖成油,油气主要来源于库车坳陷西部三叠系湖相烃源岩,侏罗系煤烃源岩也有一定贡献(张水昌等,1995;梁狄刚等,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