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各测度方法产能概念要素解构》

《表2 各测度方法产能概念要素解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比较及动态演化——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从这一角度来看,各方法对产能界定情况为:(1)调查分析法对“正常状态”的界定接受度较高,其界定设备运转的“正常状态”是一个经验性问题,是经营管理者在长期实践中反复“试错”产生的一个心理“默认”值,即管理者基于经验对该设备运转时间、其他要素配比及生产效率等的“正常状态”做出的认定。(2)峰值法将“正常状态”认定为历史产出达到峰值时刻的水平,即无论是外生决定的技术水平,还是生产单位自己决定的运转时间、其他要素配比以及生产效率,均取产量达到峰值时刻的水平。因而,峰值法测度的产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是相对于峰值时刻而得出的。(3)成本函数法中,估计出的成本函数形式决定了生产单位的技术水平、管理效率水平以及要素可替代性,折旧率、可变要素价格分别决定了固定资产成本和其他要素价格。根据这些信息,可将生产单位在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时对应的产量作为生产单位的产能。(4)非参数方法(如DEA法)将产能认定为生产单位技术效率达到生产前沿面水平且不变要素不受约束时的产量。因此,非参数方法将生产前沿面个体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运转时间作为该生产单位产量达到产能时的水平,而将达到产能时的其他要素配比视为不变要素不受约束时的水平。上述要素解构方法被整理成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