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调查 (M±SD)》

《表2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调查 (M±SD)》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及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得分平均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年级间的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调查学生关于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调查选项采用Likert量表,分为五级评价:效果非常差、效果较差、效果一般、效果较好、效果非常好,相应赋值为1、2、3、4、5。表2显示,经贸类学生、理工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44、3.52,理工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要比经贸类学生高,这可能是由于理工类学生操作实训课程相对较多,在实践中增强了自己工匠精神水平,但经贸类、理工类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无显著差异性(P=0.373>0.05)。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65、3.50、3.40、3.35,一年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要显著高于三、四年级学生(P=0.049<0.05),这与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在新生班级加大工匠精神培育力度有关。男生、女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得分平均值分别为3.56、3.40,男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稍高于女生,但男、女生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自我评价无显著差异性(P=0.0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