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锦屏县2014—2018年坝区气象数据》

《表2 锦屏县2014—2018年坝区气象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锦屏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3],适宜的气候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外在因素,是必要条件.早晚凉爽、阴雨连绵、多雾或多露条件下适合晚疫病的发生流行[4],锦屏县各种植区域3—5月的温度为11.5~19.8℃,适宜晚疫病的发生.同时,叶面湿度影响着病菌的萌发和侵染,降水量和降水天数间接影响着叶面湿度[5].通过调查发现,锦屏县坝区马铃薯种植区域因大多沿亮江河流两岸种植,早晚雾气大,湿度高,大棚种植的湿度更大;高海拔山区马铃薯种植区域受山地气候影响,早晚凉爽且早上田间露水重、晚间雾气大,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锦屏县坝区气象资料显示(表2),2104—2018年3月下旬平均气温14.1℃,平均降水天数多达7d;2014年及2016年4月的降水量为104.6mm和114.8mm,降水天数为22d和19d,降水量分别比其他3个年份同期多64.3mm和75.5mm,降水天数分别比其他3个年份同期多12d和9d.频繁的降水,使得田间湿度增大,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导致锦屏县坝区马铃薯晚疫病在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