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长白山永久监测样地概况》

《表1 长白山永久监测样地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功能性状的空间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样地分别位于吉林省安图县白河林业局(次生杨桦林 (PBF)、次生针阔混交林(CBF)) 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椴树红松林 (TKF)) 内,该地区属于受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5℃,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15.4℃,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19.5℃,年降水量为700 mm,多集中在夏季;该地区土壤类型为山地暗棕色森林土。样地建立参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布设标准,于2005到2007年选取该地区典型的PBF、CBF和TKF建立了3块5.2 hm2的永久监测样地(图1)。并于同年对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的名称、胸径、树高进行了调查,之后每5年进行一次复测调查。3块样地的林龄分别为80年、120年和300年(侯嫚嫚等,2017),构成了一个由次生林逐渐向顶极植被类型过渡的典型演替序列。PBF主要树种有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紫椴(Tilia amurensis),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山杨(Populus davidiana),五角枫(Acer pictum subsp.mono)等;CBF主要树种有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白桦,紫椴等;TKF主要树种有红松(Pinus koraiensis),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microsperma),紫椴,臭冷杉,大青杨等。样地概况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