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老年抑郁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围绕影响老人抑郁的性别差异是否存在并且如何可能这一核心问题,由于适用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将性别(男=0,女=1)作为除了控制变量以外的唯一外生变量、抑郁作为内生潜变量。由于抑郁的诊断标准和涵盖类别很多样,而老年抑郁的表征更显复杂。根据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中关于“精神与行为障碍之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的规定,至少持续两周的抑郁心境、快感丧失、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是抑郁发作核心症状。[31]47本研究将抑郁(depression)界定为以显著且至少持续两周以上,以情绪低落和快感丧失作为核心特征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强调抑郁表征而不是抑郁症发作。在此基础上,对抑郁的测量采用两个定序层次的指标,即过去一年中,是否至少有两周感到难过或压抑(是=1,否=0);过去一年中,是否至少有两周对业余爱好或其他通常感到愉快的活动丧失兴趣(是=1,否=0)。中介变量包括日常活动能力(Abilities of Daily Life,简称ADL)、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源三个潜变量。ADL衡量个人完成具体的日常活动遇到的困难,包括洗澡、吃饭、穿衣等6项测量指标,数值越高表明失能水平越高;社会支持的测量采用3项指标,数值越高表示高密度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资源采用2项指标测量,数值越高说明心理资源越多。社会人口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包括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婚姻和居住地。表1报告了潜变量和具体测量指标及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