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浸出尾渣的EDS分析》

《表1 浸出尾渣的EDS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利用二元钠盐体系处理钒渣的清洁焙烧工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为进一步验证此新型焙烧方法的有效性,利用SEM-EDS和XRD将焙烧样品与其浸出后的尾渣进行对比分析.所用焙烧样品为最佳焙烧条件下获得的,其中焙烧条件为NaOH与Na2CO3质量比为1.5∶1,焙烧温度为600℃,焙烧时间为60 min.图9描述了焙烧样品与浸出尾渣的表面特征和元素分布.从图9a可以看出,焙烧样品具有粗糙的表面和较大的粒度.然而,图9b中所示出的浸出尾渣具有相对光滑的表面和较小的粒度.对比图9a与图9b,可以发现浸出前后的Fe,V和Cr在分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浸出尾渣中Fe比例很大,而V和Cr的比例很低.此结果表明,大部分V和Cr被提取出来,且浸出尾渣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表1所示为通过EDS分析检测的浸出尾渣的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浸出渣中仅残留少量V和Cr,且主要金属元素为Fe.图10为钒渣焙烧前后及其浸出后的XRD对比分析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原渣经过焙烧得到的焙烧样品中生成了可溶于水的Na3VO4和Na2CrO4;而焙烧样品经过水浸后得到的尾渣中Na3VO4和Na2CrO4消失了,且尾渣中无法检测到V,表明尾渣中存在极少数V以至于无法被检测出来,且Cr的残留很低;同时可知,尾渣的主要矿物相是Fe2O3,Na2TiO3和少量的类石榴石聚合物( (Mn,Ca)x(Fe,Cr)yOz·SiO2) .因此,可知NaOH-Na2CO3二元焙烧工艺是一种有效的钒渣焙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