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两组治疗前、后侧凸畸形指标AVR矫正比较 (°)》

《表5 两组治疗前、后侧凸畸形指标AVR矫正比较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矫形器和运动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比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b.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

根据国际脊柱侧凸整形外科和康复治疗协会(So‐ciety on Spinal Orthopedic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OSORT)指南,三点力矫正系统被认为是矫正脊柱侧凸的基本生物力学原理,对于一个给定的胸段弯曲,建议于凸侧后外侧施加一矫正力并结合相应的对抗矫形力,对弯曲进行控制、矫正。矫正原理主要分为被动矫正和主动矫正两种机制。被动矫正通过矫形器的压力垫和释放空间形成多组三点力系统,对躯干突起的部位施加压力,使软组织从凸侧部位(压力区)转移到凹侧部位(释放空间),从而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关系,调整关节序列,控制脊柱的运动,改变脊柱肌肉力量和韧带结构的不平衡,达到矫治畸形的目的。主动矫正主要是胸廓在矫形压力垫和释放空间的作用下的不对称设置引导呼吸运动,即训练患者用凹侧肺部吸气凸侧肺部呼气来建立新的呼吸平衡,从而引导脊柱特别是骨骺的生长发育,矫治存在的脊柱三维畸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