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华南浅源系列钨矿床成矿概率统计表》

《表1 华南浅源系列钨矿床成矿概率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层围岩对华南脉状钨矿床的成矿控制作用研究述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资料来源文献[7]数据

(2) 华南脉状钨矿床受钨丰度值高的地层控制的问题。如上文所述,一般认为,脉状钨矿床属岩浆热流体充填成因。虽然华南脉钨矿床赋存在W元素相对富集的层位,但这很可能是后期矿化叠加作用所致[5,8],与其说是因为地层围岩的钨丰度高导致区内脉状钨矿床丛生,不如说是因为区内脉状钨矿床丛生导致赋矿地层的钨丰度值升高了。因此赋矿围岩不一定具备为成矿提供主要钨的能力[12]。成矿花岗岩发生了钨的极度富集,通常比赋矿围岩高出约一个数量级,更有可能为成矿提供钨[6,11]。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华南脉状钨矿床主成矿阶段流体以岩浆水为主[37,48-52];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表明葡萄牙帕纳什凯拉(Panasqueira)脉状钨矿床主成矿阶段流体中钨含量达1×10-6~70×10-6,足以为成矿提供所需的钨[3]。因此,脉状钨矿床成矿所需的钨主要为岩浆来源已基本达成共识,那么钨丰度值高的地层围岩自然不是脉状钨矿床产出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我国华南地区可能并不存在由同生陆源沉积形成的钨矿源层,地层的赋矿强度与其原始含钨量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主要取决于其在成矿时期与成矿花岗岩侵入体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12]。华南加里东褶皱带震旦纪及寒武纪地层赋存的矿床数量最多,所占的储量最大,这是因为其所处的深度位置有利,致使侵入这2个世代地层中的浅源花岗岩体数量最多,占总岩体数的62.2%(表1)。如果用某地层中矿床(点)数占比除以侵入该地层的岩体数占比,作为侵入该地层中的岩体成矿概率系数,用以衡量成矿概率的高低,计算结果(表1)显示,虽然震旦系中岩体形成脉状钨矿床(主要赋存于碎屑岩中)的概率系数较高,为2.2,但远不如赋矿最少的中生代地层中的岩体成矿概率系数(达到7)高,因为侵入中生代地层中的岩体数屈指可数;相反,侵入寒武系中的岩体成矿概率系数很低,只有0.5,但因为侵入寒武系中的岩体数量最多,几乎占总岩体数的一半,因此寒武系中赋含的矿床(点)数量也多。不过,虽然华南加里东褶皱带震旦系及寒武系赋矿强度高与其较高的钨丰度值并无直接关系,但震旦系及寒武系,甚至包括泥盆系,具有较高的钨丰度值却有其必然性。这是因为尽管成矿岩体含钨量高可能主要与其高度分异,及相关花岗岩类的多次熔融有关,但也要求其源区钨丰度值高。据国外最新观点,由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导致的地壳源区变沉积岩中W(-Sn)的预富集是含钨(锡)花岗岩形成的前提条件[43]。全岩或副矿物的同位素、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钨成矿花岗岩为高分异壳源花岗岩,起源于中或上部地壳变泥质岩石的部分熔融,无或仅有少量地幔物质加入[46-47,53-55],其沉积岩源区即使不是震旦系和寒武系本身,也与它们有着密切的继承演化关系[10-11],而且它们往往代表矿区出露的最老地层,与成矿花岗岩源区岩石在成岩时间上间隔最小,层位最为靠近,继承关系最为密切,成岩环境和岩性也可能最为相近,因此成矿花岗岩源区钨丰度高,震旦系和寒武系的钨丰度也必然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