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6年南小河沟马山径流场平均含沙量和平均冲刷量》

《表4 2016年南小河沟马山径流场平均含沙量和平均冲刷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土高塬沟壑区菌草拦泥截流效果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6年试验区南小河沟径流观测期的4—10月降雨量为430.2 mm,试验小区产生径流的降雨共5次。由表4可知,巨菌草、绿洲1号、高丹草、苏丹草、紫花苜蓿、标准小区的平均含沙量分别为41.59、93.26、35.06、41.79、100.42、111.31 kg/m3,平均冲刷量分别为281.68、675.99、176.73、174.75、801.46、636.95 t/km2。巨菌草区、绿洲1号区、高丹草区、苏丹草区、紫花苜蓿区平均含沙量比标准小区分别减少62.64%、16.22%、68.50%、62.46%、9.78%;巨菌草区、高丹草区、苏丹草区平均冲刷量比标准小区分别减少55.78%、72.25%、72.56%;绿洲1号区、紫花苜蓿区平均冲刷量反而比标准小区分别增加了6.13%和25.83%,主要是由于绿洲1号节芽质量差,发芽率低、出苗量少,生长缓慢,紫花苜蓿播种当年生长慢,种苗弱小,抗冲刷能力弱,所以种植区冲刷量比标准小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