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不同配方出菌核比较》

《表6 不同配方出菌核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硬杂木屑替代桦木屑栽培桦褐孔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桦褐孔菌常规出核管理条件下,比较了广泛原料及桦木屑基质原料出菌核情况,结果见表6。1、3号出核较早,5、7号出核次之,1、3、4号配方菌核现核较大,圆至椭圆型,其他呈不规则型,2、3、4号菌核颜色深、褐色,菌核个数较少。7号菌核数量最多,每袋最高产量达30.0 g,生物学效率33.6%。其次是3号,每袋产量27.5 g,生物学效率30%以上。2、5、6号产量低,每袋均产约16.0 g。3、4、7号产量高,差异不显著,较其他配方组差异显著(P<0.05)。与桦木屑基质比较,杂木屑+玉米芯基质配比中的杂木屑与玉米芯比例接近1∶1~3∶1时,达到了与传统桦木屑基质出核及产量相匹及的效果,菌核形态比桦木屑基质菌核更接近于野生。纯玉米芯为碳源基质配方(1号)菌核产量也达到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