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烟丝和烟粉的燃烧特性参数》

《表3 烟丝和烟粉的燃烧特性参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烟粉和烟丝的热解燃烧特性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dw/dt) max和(dw/dt)mean分别表示最大失重速率和平均失重速率。

使用TG-DTG切线法[24]确定烟粉的着火点温度(Ti),而烟丝的Ti取第一挥发分着火温度(Ti,1)和第二挥发分着火温度(Ti,2)的算术平均值。当样品质量不再变化时,对应的温度为燃尽温度(Tb)。从表3可知烟粉的Ti和Tb分别高于和低于3种切丝宽度烟丝,这可能是因为烟粉在坩埚中的堆积密度(140~150 mg·cm-3)远大于烟丝的堆积密度(50~70 mg·cm-3),热空气在由坩埚底部的小孔自下而上通过烟粉堆积体时受到的传质阻力更大[25],热空气与烟粉的对流传热效率降低,从而使得烟粉的起燃发生滞后。同时,更大的堆积密度使得析出的气相挥发分在从烟粉堆积体内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受到更大的传质阻力,未扩散出堆积体外的挥发分在烟粉堆积体内部富集并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放出的热量促进了堆积体中固相物质的热分解与氧化反应,从而导致烟粉持火时间缩短,提前燃尽。Morin M等[25]在利用热重法分析生物质炭的燃烧特性时也发现在坩埚中样品的表面存在气体停滞区域。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26]可反映材料的可燃性,烟粉的S值接近5×10-7%2·min-2·℃-3,而3种切丝宽度烟丝的S值均小于3×10-7%2·min-2·℃-3,且烟丝宽度越小S值越大,这表明相同的燃烧条件下样品的尺寸越小燃烧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