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单题项测量与多题项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比较》

《表3 单题项测量与多题项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单题项测量:质疑、回应及建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示p<0.001,QB为组间异质性检验指标,其显著代表单题项测量与效标的关系和多题项测量与效标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符号含义见表2。

即便是多题项测量,其所包含的多个题项很有可能良莠不齐。在对构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好的题项会掩盖不好的题项(Bergkvist&Rossiter2007;Fisher et al.,2016;van der Linden&Rosenthal2016)。然而,单题项测量通常是由专家或者研究者精心挑选出来的题项,通常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噪音,从而保证构念的预测效度。此外,许多研究者通过比较单题项测量和相应多题项测量在效标关联效度上的差异来评判二者的优劣。已有相当数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单题项测量与相应的多题项测量具有相似的效标关联效度(Ang&Eisend2017;Gogol et al.,2014;Kwon&Trail,2005;Riordan et al.,2018;Robins et al.,2001;Woods&Hampson,2005)。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一结果,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以往单题项测量与多题项测量效标关联效度进行定量比较(过程见附录)。从表3可以看到,单题项测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ρ=0.12,p<0.001)与多题项测量和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ρ=0.16,p<0.001)并无明显差异(QB=0.92,p=0.34)。因此,单纯从效标关联效度的角度来看,多题项测量并没有明显优于单题项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