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5—2014年三次产业空间基尼系数Tab.2 The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of Three Industries during 1995—2014》

《表2 1995—2014年三次产业空间基尼系数Tab.2 The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 of Three Industries during 1995—2014》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能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时空差异及演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空间基尼系数的经济意义来分析,数值过大反映了能源富集区内产业集聚度很高,整体上分布不均匀,这表明各次产业产值占全市县域对应产业产值的比重与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相差很大;通过对各市县域3次产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比较(表2),我们不难发现能源富集区内3次产业集聚程度都呈现出第一产业集聚最高、第三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最低的规律,测算结果与HHI值反映的情况相差甚远。这是因为:把县域经济规模因素考虑在内,经济规模与第三产业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一般来说,经济规模较大的县域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好,相对于经济规模较小的县域,即便二、三产业产值较小,但所占县域经济总量的比重不一定低;第一产业比较依赖自然条件,且在县域经济中比重不断降低,集聚程度相对就高。